🚨 60歲男子險失明…竟因「攝護腺藥物」惹禍!

▲服用坦索羅辛的白內障患者在進行水晶體乳化術,發現虹膜的波浪狀移動,甚至虹膜脫垂出現,極容易卡住器械,使手術實施困難。(圖/洪啟庭醫師提供)

在服用抗凝血劑或有其他慢性疾病及藥物史的病患往往都會在手術前主動告知醫生,以減少手術出血機率。但若是服用坦索羅辛(Tamsulosin)中的眼科患者,往往覺得不好意思,而不主動告知醫師。對此,達克特楊眼科執行長洪啟庭表示,服用Tamsulosin的男女患者,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前,應事先主動告知醫師,接受適當停藥醫囑,減少術中虹膜鬆弛症的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

▲白內障患者可能合併角膜水腫。(圖/洪啟庭醫師提供)

洪啟庭表示,去年一位60歲蔡先生右眼中度白內障,沒有糖尿病與高血壓,在接受白內障手術中卻發現虹膜的波浪狀移動,甚至虹膜脫垂出現,極容易卡住器械,必須將脫位的虹膜復位,才能繼續,但此時虹膜已出現鬆弛與部分萎縮,同時可能合併角膜水腫,也因為永久性的瞳孔擴大與變形,蔡先生時常抱怨畏光、立體感變差、夜間視力變差,甚至好多次夜間開車差一點發生車禍。

由於術中有不穩定的虹膜波動,在洪啟庭細心的追問下,蔡先生才靦腆的告知本身患有前列腺肥大,接受口服坦索羅辛(Tamsulosin)治療約達一年,他自認為此疾病似乎是「男性的隱疾」,平時也沒跟朋友說,當然也就沒有告訴醫師,殊不知此種藥物會造成虹膜鬆弛症候群,引起術中風險的機率頗高。

洪啟庭表示,坦索羅辛是屬於α腎上腺素受體遮斷劑,可阻斷前列腺平滑肌受體,使膀胱頸和前列腺尿道放鬆,改善排尿不順的症狀。然而α腎上腺素接受器也位於虹膜括約肌,因此服用坦索羅辛也將造成虹膜鬆弛且波浪狀湧動、虹膜容易由切口脫出等,稱為虹膜鬆弛症候群是眼科醫師手術的夢魘。

洪啟庭也指出,服用Tamsulosin也可能有頭暈、嗜睡、姿態性低血壓、甚至射精功能異常(射精量減少或無射精)等副作用。所以罹患前列線肥大、甚至已經在服用治療 藥物時,心理上會自己會胡思亂想,個案想當然爾斷然不敢主動告訴醫師。

洪啟庭說,服用坦索羅辛(Tamsulosin),手術中會出現虹膜鬆弛症候群的盛行率約為2%,容易造成瞳孔變小、虹膜鬆弛、術中虹膜有波浪狀運動、虹膜容易從角膜切口脫垂、前房變淺等,會造成手術器械卡住、手術實施困難、開刀時間延長。

另外,也可能增加角膜水腫、黃斑水腫、葡萄膜炎、視網膜剝離的機率,最後也有術後疼痛感、瞳孔變形、 術後最終視力可能不良。且術中不斷的拉扯虹膜,可能出現虹膜大範圍撕裂和破壞,與其上的棕色色素脫落變成白色,產生「雙瞳」現象。

根據大仁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長時間針對此類型個案進行臨床觀察與問卷後,初步報告其在臨床上可能眩光、畏光,晚上視力更差,輕微的個案也會眼球脹痛、視覺疲勞與眼睛乾澀等,生活上極其不便,晚年需要申請長照的比率約30%,因為除了嚴重雙瞳造成行動不穩外,立體感的減退,食衣住行也都受到衝擊。

大仁科技大學校長郭代璜也表示,大仁科大的研究也發現即使停藥坦索羅辛八周後仍在前房液中測得其濃度,另外流行病學統計指出即便停藥數年之後,造成虹膜鬆弛症候群的機率仍然很高。目前在國外普遍的做法是至少在術前一至兩周,就需停止服用; 但重要的觀念是縱然停用此藥,並不保證會降低虹膜鬆弛等風險。因此務必於術前告訴眼科醫師,讓主刀醫師有心理準備,提早規劃術中應變策略。

新聞報導看這邊: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32907